当地时间8月7日,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又一次启动了福岛核污染水排海,计划在25日前排放约7800吨核污染水 。这一行为遭到中韩等12国渔业组织联合声明谴责,但日本依旧一意孤行,其造成的危害正在逐步显现。
海洋生态的“灭顶之灾”
福岛核污染水中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,如氚、碳 -14、碘 -129、锶 -90等 。这些核素具有极强的放射性与毒性,一旦进入海洋,将对海洋生态系统形成长时间的辐射危害。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指出,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,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,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。
展开剩余59%海洋生物首当其冲。放射性物质会导致海洋生物生长变异、基因突变,甚至死亡。像铯 -134和铯 -137半衰期分别约2年和30年,碳 -14半衰期更是高达5370年左右 。这些核素进入生态系统后,会通过食物链层层传递。比如,浮游生物吸收了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海水,小鱼吃浮游生物,大鱼又吃小鱼,最终整个海洋食物链都将被污染,海洋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。
渔业经济遭受重创
日本核污水排海,对渔业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。首先,消费者对海产品的信任度急剧下降。中国海关总署自2023年8月24日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,这对日本渔业出口造成沉重打击。不仅仅是日本,周边国家的渔业也受到牵连,因为海洋是连通的,放射性物质会随洋流扩散。
以韩国为例,韩国济州岛不得不启动每日海产品辐射检测,即便如此,消费者对韩国海产品的购买意愿也大幅降低,当地渔民收入锐减。在国内,一些沿海地区的渔业也面临困境,因为消费者担心海产品受到污染,市场需求下降,鱼价下跌,渔民们辛苦打捞的海产品滞销,生活难以为继。据估算,仅仅在排海后的几个月内,整个东北亚地区渔业经济损失就高达数十亿美元。
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
核污水排海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是深远且持久的。通过食物链的传递,放射性物质最终会进入人体。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毛亮指出,核辐射暴露分为内暴露跟外暴露,氚释放的是β射线,氚水排放到海洋里,藻会利用氚水把它合成蛋白有机物,藻又是虾和鱼的食物,它就会被鱼和虾吃掉,成为鱼和虾体内的蛋白。当人类食用这些受污染的海产品时,放射性物质就会进入人体,造成长期内暴露,可能引发各种疾病,如癌症、白血病、胎儿畸形等 。
尤其是对于沿海地区以渔业为生的居民来说,他们的饮食结构中海产品占比较大,受到的威胁也就更大。而且这种威胁不仅仅局限于当下,由于一些放射性核素半衰期极长,对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威胁将持续几百年甚至上万年之久 。
日本一意孤行地进行核污水排海,是对全球海洋生态、渔业经济以及人类健康的严重不负责任。国际社会应团结起来,对日本施加压力,促使其停止这一危害全人类的行为。同时,各国也应加强对海洋环境和海产品的监测,保障民众的健康与安全 。
发布于:湖北省正规杠杆炒股平台,武汉配资网,股票配资开户多少钱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